大年初一,首次在开山岛上过春节的民兵哨长邵正刚通过微信与记者互相拜年。记者问:“这几天太阳还不错,岛上不缺电了吧?”邵正刚回答说:“兄弟,不缺!”
开山岛孤悬黄海、远离大陆,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无水无电。全国“时代楷模”王继才、王仕花夫妇曾在此为国守岛32年。漫长的守岛岁月里,他们饱受缺水、缺电之苦。去年夏天,王继才去世,灌云县在全县征集民兵志愿者上岛轮班值守。春节到来前,1月30日正是腊月廿五,国网连云港供电公司工作人员上岛巡查供电设施,记者随船上岛,与守岛民兵一起感受冬季开山岛生活。
春节期间,岛上值守的3名民兵是邵正刚、李爱洲、袁洋。他们从去年9月开始轮流上岛,每次上岛15天、下岛休整30天轮班,对岛上生活已经比较熟悉。这3名守岛民兵,是从全县民兵中选拔出来的。其中,29岁的袁洋,孩子只有8个月大。“要说想孩子,那当然有点想,但是组织上让我来守岛,我就要守好!”他们说,在岛上每天早上第一件大事是升旗,然后维护岛上设备、巡岛,生活当然是有点单调,所以特别喜欢岛上来“客人”。
邵正刚作为“哨长”,对守岛生活的安排是“精打细算”。他说:“天再冷,我们也不敢开空调,我把冰柜的电都拔了,留着电看春晚呢!”邵正刚边说边掀开冰柜,里面满满地都是排骨、鱼等,而厨房案板上搁着豆腐、芹菜。他告诉记者,当天中午的伙食是芹菜肉丝、大白菜烧豆腐和青菜汤,好菜得留着过年啊!“现在条件改善了,仍然得省着过。我们得考虑到万一天气不好,船上不来怎么办;前几次值班,说是15天,有风浪延迟也是常事。”
厨房门口新添了两个黑色的捕鼠笼子。民兵李爱洲说,岛上老鼠多,厨房门框周围的填充物都被啃没了。最近几天,每天早上都能逮两只老鼠。王仕花家留下的两条白狗,带着新出生的小狗,绕着邵正刚转来转去。
据民兵们介绍,岛上烧水、做饭主要靠煤气罐,每次上岛带3罐,供应比较稳定,只有电饭煲蒸米饭才舍得用电。岛上发电主要靠光伏电池,春节前连日阴天,发电量跟不上,让邵正刚有点焦虑。邵正刚说,记得去年10月份上岛值班,电用完了,摸黑过日子过了三四天,连手机都没法充电,大家无聊得很。夜里睡不着,躺着聊天,总觉得天怎么还不亮啊!大家都说,这下真正体会到老王夫妻俩在岛上坚守的难处。
1986年,王继才、王仕花夫妇开始上岛值守,每个孤寂的夜晚都是一盏昏黄的油灯作伴。直到2008年,开山岛才装了一台小型风力发电机,第一次有了电。可是经不住大风折腾,风力发电机没到半年就报废了。2012年,岛上安装了小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站。然而,太阳能“看天收”,一旦刮风下雨就“撂挑子”。国网连云港供电公司发展策划部工程师岳付昌告诉记者,开山岛将建成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,上岛人员增多,对水、电的需求也大大增加。作为离网海岛,开山岛主要靠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互补,工程的核心要保证供电可靠。从网架设置到风光储配比,工程技术人员都反复论证,并请了国内一流专家参与设计。他们本想在开山岛附近组建大型风力发电机,但是这样会影响环境;小岛弹丸之地,施工也有难度。目前的设计以光伏发电为主,配以小型风力发电机,微电网总投资981万元,建设周期比较长,春节前一期工程已投用,保证守岛民兵过个电力平稳的放心年。
灌云县圩燕供电所所长顾祝森长期在燕尾港供电所工作,跟王继才夫妻打了20多年交道,“以前常到岛上去找老王。”老顾再三叮嘱民兵如何使用发电设备,并让他们放心:“实在不行就用柴油发电机,柴油是满的。如果不会,我电话、视频都开着。”
邵正刚告诉记者,到了大年三十,供电公司的工作人员还是不放心,顾祝森和县供电公司的几位工作人员又到了岛上,跟守岛民兵一起包饺子、看春晚,初一早上又一起升国旗。新春的开山岛,换了守岛人,不变的是守岛人的坚守和来自社会各界的殷殷关怀。(程长春)